内容摘要:
•“甬”抱“金砖”,进出口企业再迎利好
•外贸城市大洗牌:北京超深圳,宁波超东莞,杭州超成渝
•世贸组织:今年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动能或有限
•2023上半年6月亚欧集装箱出口增加
•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广阔
•德国7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2%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
•印度再出新规限制大米出口,设定印度香米出口最低价
•越南:今年四季度出口有望呈复苏态势
•外媒:中国取消惩罚性关税后,“首批澳大麦已在路上”
国内
•“甬”抱“金砖”,进出口企业再迎利好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宁波进出口企业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韧性非常强。宁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宁波对金砖国家(含扩容国家)进出口额超11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3%,占同期宁波进出口总额的15.6%。其中,对阿联酋、沙特出口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随着金砖国家‘朋友圈’之间的贸易往来加深,宁波进出口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宁波海关综合处相关人员表示,宁波海关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效率,做好惠企政策宣讲和推广,鼓励更多企业抓牢金砖机遇扩大出口,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充分释放宁波外贸新动能。
小世有感:金砖国家是我国的民营企业重要贸易市场。随着同金砖国家的贸易机制不断推进,宁波外贸企业,尤其是宁波民营进出口企业,或将再度迎来利好,激发活力。
资讯来源:宁波晚报
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3-08/27/content_1372230.htm
•外贸城市大洗牌:北京超深圳,宁波超东莞,杭州超成渝
近日,主要城市2023年前7个月的外贸数据均已揭晓,排名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年前7个月,外贸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宁波、东莞、广州、厦门、青岛、天津。1-7月,北京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7万亿元,反超深圳的20067.4亿元,排名上升至全国第二位,深圳则下降至第三位。
此外,1-7月,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276.5亿元,反超东莞的7238.4亿元,排名升至第5位;杭州进出口总额达4472.1亿元,反超成都的4209.9亿元,排名升至第十一。金华进出口总额达4388.6亿元,排名升至第十二;嘉兴进出口达2470.7亿元,反超西安。
小世有感:外贸城市排名变化反映出中国贸易城市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其中,宁波一直致力于加强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开拓与发展。尽管近年外贸形式严峻,但宁波在对外贸易中的依然表现抢眼。
资讯来源: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402562
全球
•世贸组织:今年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动能或有限
世界贸易组织24日发布报告称,由于汽车产销强劲,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但如果出口订单仍然疲弱,第三季度及之后的增长动能可能有限。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99.1,略低于基准点100,但高于今年5月底发布的95.6。各成分指数中,汽车产品指数继续稳定在基准点之上,出口订单指数、集装箱运输指数、空运指数、原材料指数均略低于基准点,电子元件指数则远低于基准点。
小世有感:汽车出口目前是推进全球货物贸易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也是近期支持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因素之一。尽管第二季度全球贸易有好转迹象,但从各项指数观测来看,外贸形式依然不乐观。
资讯来源:现代物流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8FHPTQ05507HPG.html
亚洲
•2023上半年6月亚欧集装箱出口增加
根据日本海事中心(JMC)根据集装箱贸易统计(CTS)提供的数据编制的统计数据,6月份亚洲对欧洲的集装箱出口量同比增长11.9%,达到149万标准箱,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
今年上半年(1-6月),亚洲至欧洲的集装箱货运量为8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
从6月份出港集装箱明细来看,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出口占613万标准箱,增长3%;东南亚出口占112万标准箱,下降7.1%;东北亚938611个标准箱,增长10.8%。
从目的地来看,对北欧的出口为500万标准箱,同比下降4.9%;对东地中海的出口为16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4%;对西地中海的出口为1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6%。
小世有感:亚欧贸易互联互通,连续四个月集装箱吞吐量的上升也反应出当前外贸环境下亚欧之间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趋势仍在持续加强。亚洲市场对欧洲而言潜力巨大,欧洲也将为亚洲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物流巴巴
http://info.shippingchina.com/bluenews/index/detail/id/208611.html
东盟
• 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十分引人瞩目。2022年贸易额9753亿美元,比2013年的4436亿美元扩大了1.2倍。截至今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双方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为“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
小世有感:东盟目前是我国的最大的贸易伙伴,电机产品,纺织品,钢铁产品是我国同东盟的主要贸易品类。随着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推进,未来双方将有迎接更大市场、以及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中国贸易网
https://www.chinatradenews.com.cn/content/202308/29/c152553.html
德国
•德国7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2%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30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7月德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2%,这是自1987年1月以来的最大同比跌幅。
数据显示,德国进口价格指数在5月和6月就已明显下降,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4%。7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则下降0.6%。
数据显示,7月德国能源进口价格指数较2022年同期降低47.4%。例如,进口天然气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58.7%。与此同时,电力(-75.4%)、硬煤(-63.7%)、石油产品(-31.4%)和原油(-33.0%)进口价格指数也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进口食品价格指数也同比上涨,其中水果和蔬菜产品(+8.8%)、饮料(+6.1%)以及肉类和肉制品(+5.6%)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尤甚。相比之下,牛奶和奶制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1.5%。
数据还显示,剔除能源价格,7月德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1%。
小世有感:德国进口价格指数下降,也反应了德国目前通胀水平的减弱。但德国经济仍然面临压力,国外需求下滑和工业产出疲弱可能会抑制德国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发展。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intl.ce.cn/sjjj/qy/202308/31/t20230831_38695029.shtml
印度
•印度再出新规限制大米出口,设定印度香米出口最低价
印度在宣布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仅两天后,于当地时间8月27日又再度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将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价设定为每吨1200美元。印度政府表示,新规实施后,价格低于每吨1200美元的大米出口合同暂停执行,并由印度农业与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专门设立的委员会对合同进行评估。
印度是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2022年的出口总量约2200万吨,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印度政府在今年7月宣布,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
小世有感: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米价出现上涨的趋势。同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面临严重的干旱,这同样对印度国内大米的供给造成了影响。全球大米市场供给正面临风险。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intl.ce.cn/sjjj/qy/202308/29/t20230829_38691203.shtml
越南
•越南:今年四季度出口有望呈复苏态势
据悉,有明显迹象表明,随着美国库存周期触底以及许多跨国公司加速将生产转移至越南,越南的出口活动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复苏。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大幅改善,6月份的降幅为26%,7月份的降幅为14%,助力越南的出口总额从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到7月份同比下降2%。
小世有感:美国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美国库存周期触底,订单需求或将回暖。越南第四季度出口复苏的态势或许对全球经济也是积极的信号。
资讯来源:跨港物流平台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833625682/1d2eba452001019m30?finpagefr=p_103
澳大利亚
• 外媒:中国取消惩罚性关税后,“首批澳大麦已在路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9日报道,在中国本月初取消惩罚性关税后,澳大利亚开始向中国输出首批大麦。
报道称,在中国2020年向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之前,中国是澳大利亚大麦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在本月初取消对澳大利亚大麦的惩罚性关税后,中国商家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口商订购大麦。
小世有感:中澳双方贸易结构互补,且往来频繁。随着我国取消对澳大麦的惩罚性关税,中国的商家开始向澳订购大麦。这意味着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在这一领域正在重新恢复。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intl.ce.cn/sjjj/qy/202308/30/t20230830_386931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