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最新报:7.2946,开盘:7.3012,最低:7.2918,最高:7.3052。昨日开盘:7.30392,昨日收盘:7.30394,昨日最低:7.30391,昨日最高:7.30398.
截至4月21日早9点,离岸人民币实时汇率(CNH)稳定在7.295-7.302区间,较4月初的7.42低点显著反弹,但仍弱于2024年末的7.2988水平。
关税谈判进展与市场焦点
1.美方策略调整与矛盾性
特朗普政府近期释放缓和信号,称 “不希望关税持续上涨”,并暗示可能降低关税以刺激消费。然而,其核心诉求仍包括要求中方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领域让步,且未明确关税削减幅度。这种 “边打边谈” 的策略导致市场预期反复:若美方仅象征性削减部分消费品关税,可能无法满足中方 “全面取消新增关税” 的要求,进而引发汇率再度承压。
2.中方立场与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于4月21日强硬回应美方以关税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合作的行为,强调 “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并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中方底线的认知——即谈判必须基于平等互利原则,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协议都将遭到拒绝。此外,中方加速推进国产替代(如半导体设备采购比例提升至45%)和深化RCEP合作,进一步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3.关键时间节点与风险
市场高度关注5月初的谈判窗口期。若美方在5月3日汽车零部件关税(25%)生效前未与中方达成协议,中国对美汽车出口将面临更高壁垒,可能加剧长三角产业链压力,并传导至汇率市场。
此外,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如高通胀、美债违约风险)和国际孤立风险(欧盟、日本等盟友对美关税政策不满)可能迫使特朗普政府在谈判中做出妥协,但短期内仍存在政策反复的可能。
汇率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1.短期波动逻辑
短期内,离岸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受关税谈判预期主导。若双方释放积极信号(如重启高层对话、明确关税削减清单),汇率可能快速反弹至7.25附近;若谈判陷入僵局或美方升级关税措施,汇率可能到达7.35-7.40关口。此外,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和美元指数走势也将对人民币形成外部压力。
2.中长期结构性因素
尽管关税谈判是当前焦点,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基本面。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内需韧性,而稳增长政策将为汇率提供支撑。但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对出口链的冲击仍需警惕,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区域化趋势下,汇率弹性可能进一步扩大。
3.政策工具箱与市场干预
中国央行已通过中间价引导、逆周期因子调节等工具稳定市场预期,未来可能进一步通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离岸市场流动性管理等手段遏制单边贬值预期。历史经验显示,央行在关键点位(如 7.35-7.40)的干预意愿较强,这为汇率提供了 “隐性底线”。
· 小世提醒:汇率波动将在 “政策底” 与 “市场底” 之间寻求平衡,关税谈判的实质性突破(如全面取消新增关税)仍是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在缺乏明确协议前,市场观望情绪或将持续主导汇率走势。
参考网站:货币财政司、新浪财经、人民网国际、今日头条等。部分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