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供应链问题制约全球航空业复苏
英国正式加入CPTPP
美国鸡蛋等农产品大幅涨价
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上涨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
阿根廷通胀有缓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预计来年放缓降息节奏
廉价石油给全球经济带来多重影响
中国已批准进口挪威活雪蟹
供应链问题制约全球航空业复苏
日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对2025年全球航空业发展前景作出乐观预计,但供应链相对脆弱以及绿色转型缓慢的问题仍突出存在,对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挑战。
国际航协预计,2025年,国际航空客货运输将进一步增长,客运量预计将达到52亿人次,同比增长6.7%;货运量预计将达到7250万吨,同比增长5.8%。在运量拉动下,2025年航空业净利润预计将达到366亿美元,净利润率为3.6%;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达到315亿美元,净利润率达到3.3%。最新的预测显示,2025年航空公司的就业人数预计将增长到330万人。
同时,国际航协预计,严峻的供应链问题将继续对航空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将导致成本上升,还限制了需求增长,这些问题将在2025年持续存在。
小世有感:全球航空业稳步复苏显示出强劲韧性,但供应链瓶颈和绿色转型缓慢凸显短板,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或将推动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英国正式加入CPTPP
英国于12月15日正式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为首个加入这一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这也是英国脱欧以来达成的最大贸易协议。根据英国政府公告,这一协定预计将每年为英国带来20亿英镑的经济增量。英国商业贸易部表示,加入CPTPP是英国“变革计划”的核心部分,将推动英国经济增长并增加民众收入。该协定每年预计将为英国家庭带来10亿英镑的工资收入,同时惠及英国各个地区。
CPTPP涵盖日本、越南、秘鲁、智利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2018年年底正式生效。英国于2021年2月1日正式申请加入。2023年3月31日,英国宣布已完成相关谈判并达成协议。同年7月16日,CPTPP部长级会议正式批准英国加入。
小世有感:英国加入 CPTPP 是其脱欧后寻求新贸易机遇的关键举措,有望推动经济增长并增加民众收入,并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加入协定后,英国仍需应对贸易规则差异等挑战,协定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美国鸡蛋等农产品大幅涨价
受禽流感等因素影响,美国市场近期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气候因素导致多种农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上涨。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近发布的11月通货膨胀数据显示,鸡蛋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38%。仅在11月,鸡蛋就涨价8.2%,创2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美国“消费者事务”网站16日分析,美国市场鸡蛋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圣诞和新年假期临近,美国消费者烘焙需求增加,对鸡蛋的需求随之显著走高;二是禽流感卷土重来,鸡蛋产量减少。
美国消费者发现,不仅鸡蛋在涨价,牛肉、咖啡和非酒精类饮料都在涨价。美国农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受干旱等因素影响,美国肉牛存栏量降至70多年来最低水平,预期明年还将继续减少。
小世有感:美国食品价格普涨暴露出供应链脆弱性和气候变化的冲击,持续通胀压力将进一步考验消费者购买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上涨
日本央行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大米价格上涨等推动,11月份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达到124.3,创下2023年7月以来最高增幅,高于市场机构预测。报告显示,统计所覆盖的23类商品多数价格上涨。
其中,包括大米在内的农林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1.0%,比10月份28.1%的涨幅扩大了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和电力、都市燃气及自来水价格也显著上涨,涨幅分别为13.6%和9.2%;废料、木材和木制品、化学制品价格同比有所下降。此外,11月以日元计算的进口物价同比下降1.2%,出口物价同比上涨2.2%。
小世有感:11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涨幅超预期,通胀压力上升,后续的物价传导情况以及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值得关注。此外,各类商品价格涨跌不一,体现出日本当前经济结构面临的复杂形势 。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
17日,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公布数据称,德国12月商业景气指数再次下跌,从11月的85.6点降至84.7点。这是该指标过去七个月来的第六次下降,也是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
具体来看,当月制造业和贸易行业的指数下降明显,受访企业不仅对当前的业务状况感到忧虑重重,对未来的预期也较为负面。
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当天发表声明说,受访企业对未来几个月的悲观情绪明显增加。
小世有感:德国 12 月商业景气指数再次下跌,凸显其经济疲软或呈长期态势。德国制造业和贸易行业的困境加剧,未来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资讯来源:央视新闻
阿根廷通胀有缓
阿根廷通胀率创4年多来新低。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11月份的通胀率放缓至2.4%,为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据统计,11月阿根廷教育、住房、公用事业、烟草和酒类的价格涨幅最大,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涨幅最小。阿根廷10月份的通胀率为2.7%,这是该国自2021年11月以来月通胀率首次低于3%。通货膨胀是阿根廷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米莱总统上任后需首要应对的任务。2023年12月,米莱就职当月,阿根廷的通胀率为25.5%。米莱领导下的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包括削减能源和交通补贴、裁减政府工作人员、冻结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将工资和养老金维持在低于通胀率的水平。
小世有感:阿根廷通胀率显著回落表明紧缩政策取得短期成效,但削减补贴和压缩支出可能对社会民生产生压力,平衡经济增长与民生稳定仍是长期通胀治理的双重目标。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预计来年放缓降息节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并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或收窄至50个基点。
这是美联储今年9月以来连续第三次降息。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美国经济继续稳健扩张。今年早些时候以来,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普遍有所缓解,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保持在低位。通胀率朝着2%的长期目标取得进展,但“仍然有些高”。
美联储当天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预测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2.5%和2.1%,与9月预测相比分别上调0.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今明两年失业率预计分别为4.2%和4.3%,较此前预测有所下调。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预测分别为2.4%和2.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分别为2.8%和2.5%,均超过2%的长期通胀目标。
小世有感:美联储此次降息及经济前景预期调整,显示其对通胀粘性和经济增长的谨慎平衡。尽管美联储经济增长预期有所上调,但通胀压力仍存,美国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仍具不确定性 。
资讯来源:新华社
廉价石油给全球经济带来多重影响
作为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价格分别下跌4.6%和1.8%,跌幅与2024年初油价达到每桶90美元(布伦特原油)的年度高点形成鲜明对比。
清洁技术的推广和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正在减少消费者对原油的需求,电动汽车的崛起也加剧了这一势头。今欧佩克已连续第五个月下调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此外,在供应方面,美国在水力压裂技术的助推下,石油日均产量超过1300万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巴西和圭亚那等国也增加了石油出口。
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是广泛且矛盾的。一方面,航空运输和化学工业等行业将受益于较低的运营成本;消费者也乐见汽油和能源价格下跌。但对石油生产国来说,影响是毁灭性的。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高度依赖原油生产的国家面临财政赤字和社会紧张局势,这可能加剧其现有危机。
小世有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供应增加深刻改变石油市场格局,油价下跌虽利好消费国和部分行业,却对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形成严峻考验,未来地缘政治和能源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影响油市走向。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中国已批准进口挪威活雪蟹
11月挪威渔业和海洋部长Marianne Sivertsen Nass在北京会见了中国海关总署署长。挪威方表示,在与中方会谈后,中国迅速开放从挪威进口活雪蟹,这表明访问对促进挪威利益的重要性。挪威食品安全局在2024年的国家预算中获得了500万挪威克朗,用于扩大海产品的市场准入,为加强该工作,又额外获得300万挪威克朗资助,累计800万挪威克朗。
挪威雪蟹配额总量的10%已经预留用于活蟹交付。挪威和中国将有机会加强两国关系,双方正在就出口更多活海鲜进行对话,挪威政府正在制定计划,为挪威青蟹、海胆、牡蛎等活品出口中国铺平道路。
小世有感:中国与挪威在海产品贸易领域的积极互动,彰显了双方贸易合作的深厚潜力。中国批准挪威海产品的市场准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海产选择。
资讯来源:食品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