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马来西亚加大银发经济投资力度
加拿大允许企业申请减免中国产品关税
全球海运贸易量呈增长态势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热销印度市场,三星下滑
巴西:财政政策助力经济走强
日本恩格尔系数创42年新高
IMF最新报告预测称2024年德国经济将零增长
IMF、摩根大通、瑞银均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额激增
广西首票进口越南鲜食椰子在友谊关口岸通关
马来西亚加大银发经济投资力度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马来西亚政府加大对银发经济的投资力度,包括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开发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养老相关行业的投资等。
马来西亚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对银发经济领域投资,在满足老龄消费群体需求的同时,增加经济发展活力。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银发经济潜力巨大,推动老龄产业发展不仅可以确保老年人群体的福祉和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马来西亚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该国60岁以上人口达380万,约占总人口的11.38%;65岁以上人口达250万,约占总人口的7.49%。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3%。
小世有感:马来西亚通过加强银发经济投资与政策规范,旨在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这一举措旨在保障老年群体的福祉,也为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加拿大允许企业申请减免中国产品关税
加拿大财政部表示,加拿大企业可以申请暂时减免进口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这项措施旨在帮助企业调整供应链,以应对新的关税。
加拿大政府8月底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措施,理由是中国有意推行国家指导的产能过剩政策。加方自今年10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10月22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加拿大政府将在以下情况下考虑减免:作为投入品的商品或其替代品无法从加拿大或合理的非中国来源获得;在2024年8月26日之前存在合同要求,要求企业在特定时期内为其产品或项目购买中国投入品;其他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特殊情况。对于打算以同样状态转售到美国的货物,将不给予减免。
小世有感:当前国际贸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拿大的措施为中国新能源车进入加拿大市场造成阻碍,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交流与发展。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球海运贸易量呈增长态势
近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更新报告。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略高于此前预测的2.6%。得益于全球贸易逐步复苏,全球航运业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近日发布的全球航运市场半年展望报告《航运回顾与展望》,全球航运业整体盈利环境较好,预计2024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将增长2.2%,达到126亿吨;2025年将增长2%,达到128亿吨以上。中国仍然是主要推动力,进口量比两年前增加4亿吨。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全球海运贸易量2024年至2028年间增速均在2%以上。
有关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最繁忙的10个集装箱港口中有8个位于亚洲。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6万标准箱,连续第十四年居世界第一;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01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
小世有感:全球货物贸易量保持增长,航运业务稳步前行,表明全球贸易正在逐渐复苏。中国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支柱,进出口量持续增长,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未来可期。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扩员后首次领导人会晤。本次会晤中,与会领导人将就当前国际形势、金砖务实合作、金砖机制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深入交流。
2023年,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迈出金砖扩员的历史性步伐。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古巴、叙利亚、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等众多“全球南方”国家也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喀山峰会可能为更多国家参与金砖合作开辟新的渠道。
成立以来,金砖国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成为国际事务中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纪元,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小世有感: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的成功举行,多边贸易合作、人文科技合作等方面或将进一步深化。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国,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经贸合作的开展也将迎来新展望。
资讯来源:中国日报网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热销印度市场,三星下滑
2024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9%,出货量达4710万台。中国品牌vivo首次跃居榜首,占据19%的市场份额,出货量同比增长26%。小米位居第二,出货量达780万台,同比增长3%。排名第四的OPPO出货量达到630万台,同比增长43%,增幅最高,占据市场13%份额。韩国三星则以75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三,同比下滑4%。
2024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出货量预估为11.8亿部。未来5年,印度、东南亚、南美与非洲等地数量众多的功能手机用户将有换购智能手机的需求。至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有望达3000万部以上的品牌预计有9家,依次为三星、苹果、小米、OPPO、传音、vivo、荣耀、联想及华为,占据全球市场的92.7%。
小世有感: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实力。随技术突破,尤其是芯片领域的创新,中国企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巴西:财政政策助力经济走强
2024年第二季度,巴西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国内需求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失业率降至6.9%,劳动者收入增长5.6%,为消费支出提供了支撑。零售额增长7.0%,食品、机动车和药品的消费支出表现尤为突出。
在投资方面,巴西的固定资产形成量增长8.3%,资本品产量在4月和5月的平均水平比一季度高出1.8%,同比增长10%。进口资本品也比去年同期增长15.4%。不过,供需关系中需求增长带来了通胀压力,6月的通胀率从4月的3.8%上升至4.2%,食品价格增长显著。
在货币政策方面,巴西央行在9月升息25个基点至10.75%,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尽管财政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但财政赤字扩大引发了市场担忧。政府原本承诺实现收支平衡,但7月时赤字预期升至288亿雷亚尔。
小世有感:巴西经济在服务业和就业增长方面表现出一定活力,但也面临通胀压力和财政赤字扩大的挑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矛盾可能影响经济稳定,需要谨慎平衡。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日本恩格尔系数创42年新高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日本,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正在上升。日本2024年1至8月的恩格尔系数(两人以上家庭)为28.0%,以年平均水平来衡量,达到1982年以来的最高值。从日本9月的消费价格指数看,大米类上涨44.7%,是时隔49年的最大涨幅。食品价格上涨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成为拉低消费的一个原因。
9月的消费价格指数显示,除生鲜食品以外的食品价格上涨3.1%。此前因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增加,食品价格随之上涨,并于2023年秋季达到峰值,但在价格转嫁告一段落后持续下降。而目前已连续两个月涨幅扩大。
日本信用卡公司(JCB)和日本数据分析公司Nowcast根据信用卡结算额计算出的“JCB消费NOW”显示,9月在超市的支出比8月下降4.4个百分点。
小世有感:日本食品价格上涨与全球经济波动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和本币贬值对日本经济影响深远。如何应对持续的物价压力,维持消费能力,将是日本经济复苏的一大挑战。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IMF最新报告预测称2024年德国经济将零增长
当地时间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德国经济增长预期。该组织预测德国经济2024年将出现零增长,并将德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0.8%。
报告指出,制造业的持续疲软将给德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最新工业订单数据显示,德国工业品需求持续低迷。同时,德国面临财政紧缩等压力。
小世有感:需求低迷、制造业疲软、财政支出不足等问题持续困扰德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衰退。作为欧盟的经济领头羊,德国经济增长的停滞,给欧盟整体经济蒙上了不确定性。
资讯来源:央视新闻
IMF、摩根大通、瑞银均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国际投行摩根大通和瑞银21日双双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4.8%,原因是第三季度增长超出预期。其中,工业产值和零售销售出现显著上行,表明最近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以及支持企业部门设备升级的政策见效。
IMF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为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22日举行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上月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预期和信心。在未来的预测更新中,将综合考虑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4.6%)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经济的提振作用。
中国官方18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6%,高于路透社和彭博社预测的4.5%。
小世有感:多个权威国际金融机构均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动力强劲。机电产业以及高端制造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额激增
来自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的一年间,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增长34%至24亿澳元。
今年3月底,中国取消了3年前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的高达218%的关税,澳大利亚对中国葡萄酒供应出现了复苏。据澳葡萄酒管理局的报告,在此期间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的葡萄酒出口额增加6.04亿澳元至6.12亿澳元;出口量增加5800万升,达到5900万升。中国在出口额上已跃升为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出口量上则排名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数据显示,每升售价在20澳元或以上的葡萄酒是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也直接推动了当前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至中国市场的均价由7.90澳元/升上涨至12.31澳元/升。
小世有感:中国取消关税为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提供了便利。葡萄酒等高端市场的复苏展现的是中澳洲两国贸易的积极交流。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广西首票进口越南鲜食椰子在友谊关口岸通关
友谊关海关17日介绍,日前一批重达22.4吨,货值9.8万元的越南鲜食椰子运抵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口岸,经海关关员仔细核查后顺利通关。这是越南鲜食椰子在今年8月份获得准入后首次在广西口岸进口。
据了解,越南鲜食椰子获得准入后,友谊关海关第一时间分享准入公告给辖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在了解到企业有进口越南鲜椰子的通关意愿后,主动对接企业详细讲解进口流程,指导其规范申报,按要求办理进口手续,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最优方案”,努力缩短通关时间,实现从通关到放行无缝衔接。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以来,越南已新增榴莲、香蕉、西瓜、椰子4种水果获得中国准入。友谊关口岸作为广西进口水果的最大陆路口岸,2024年1—8月,经该口岸进口的水果达135.9亿元,占广西各个口岸的近80%。
小世有感:首批越南椰子顺利进入中国,未来中国市场将迎来大批越南进口的新鲜椰子。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未来将会有更多种类的越南水果进入中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的选择。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