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日本综合施策应对老龄化
欧佩克+决定推迟增产
中加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非中合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德国8月通胀率为1.9%,降至三年新低
俄罗斯黄金储备创新高
印度制造业减速制约增长
国际民航运输市场持续复苏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
意大利时尚业放缓,今年或跌破1000亿欧元
日本综合施策应对老龄化
近年来,随着日本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对其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挑战。为解决老龄化社会人手不足问题,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日本政府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如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鼓励企业保障老年人就业机会等。此外,日本政府还在保障老年人生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成立日本担保中介企业、针对老年人护理用具使用过程中的事故情况建立数据库等。
老龄化是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7月,日本总务省公布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不包含在日外国人的日本人口总数较去年减少86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30%,超过3500万人。
此外,日本为独居老年人建立了相关支持机制,如日本担保中介企业和护理用具事故数据库,以缓解其生活困境。尽管养老金是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许多老年人仍通过储蓄和延迟退休来确保生活稳定。
小世有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并促进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这既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也有助于减轻社会经济保障负担。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欧佩克+决定推迟增产
在国际油价跌出年内新低后,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将原定本月底到期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11月底,从12月初开始逐月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但将视市场情况灵活把握回撤减产的节奏。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等8个“欧佩克+”成员国在5日举行的线上会议上作出以上决定。至此,欧佩克+推迟增产一事最终落地。尽管“欧佩克+”决定推迟增产的消息落地,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仍未能挽回跌势。近期,美国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创下年内新低。
小世有感: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能源消耗密集型的行业以及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在短期内,原油市场或将保持疲软态势,国际油价可能还会经历一定的波动并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中加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中国与加勒比国家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挖掘贸易增长潜力,推动中加贸易稳步发展。2011年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中加贸易额从64亿美元增长至118亿美元。特别是2018—2023年,中加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0.2%,体现出中加贸易的韧性与活力。此外,中国积极扩大自加勒比国家进口。除能源资源产品外,中国还累计自加勒比国家进口了超过10亿美元的农产品。绿色产品贸易也十分迅速。2018—2023年中国对加勒比国家出口新能源汽车累计约4000辆,出口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累计金额8.5亿美元。
在中加投资合作领域,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的项目覆盖农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行业,为当地创造就业、纳税增收、出口创汇和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中国对加勒比国家投资稳步增长,双边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成效显著,新兴领域投资合作方兴未艾。
小世有感:随中加经贸合作的发展,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通过推动绿色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助力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双方的互利合作开辟了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非中合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世瞩目。通过此次峰会,非中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贸易促进工程”是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的重要内容。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中国建立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此外,“九项工程”框架下的“减贫惠农工程”立项实施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充分发挥24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用,派出农业专家500余人次,向30余国提供近7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
在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在绿色发展方面,非中积极实施“中非绿色创新计划”和“中非绿色使者计划”,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携手非方开展“非洲留学生就业直通车”活动,设立多个奖学金专项。
小世有感:中非双方在贸易交流、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均保持着紧密合作,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不仅成功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增长,也增进了中非之间的友谊,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投资与贸易机遇,给实现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德国8月通胀率为1.9%,降至三年新低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德国8月通货膨胀率为1.9%,降至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德国今年7月通胀率为2.3%。2021年3月通胀率为1.8%。
8月能源价格较前几个月下降更为明显,有效抑制了通胀率;但服务价格上涨持续超出平均水平,是推升通胀的主要因素。当月,德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能源价格同比下降5.1%,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9%,其中,保险、社会机构、餐饮、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价格有明显涨幅。若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德国8月核心通胀率为2.8%。
小世有感:德国通胀率下降带来短期经济利好,但服务价格上涨和核心通胀率居高不下。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如适时的降息,可能会对欧元区未来的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俄罗斯黄金储备创新高
俄罗斯央行报告称,自8月初以来,该国国际储备中货币性黄金的价值增加逾90亿美元,增幅为5.1%。根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俄罗斯黄金储备的价值达到1888亿美元的新高,黄金在俄罗斯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例近25年来第一次超过30%。俄罗斯黄金储备价值的显著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价上涨带来的重估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央行都在积极增加黄金储备。如,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波兰成为该指标的领先者,购买了18.68吨黄金。印度以18.67吨位居第二,土耳其以14.63吨黄金排名前三。不过并非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积极购买贵金属。也有一些国家喜欢利用金价高位积极抛售。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新加坡,分别出售了11.83吨和7.75吨黄金。
小世有感:黄金具备保值属性,随着欧美降息周期的来临,多国央行通过购入黄金来应对利率降低导致的资产贬值。此外,俄罗斯央行大幅购入黄金以应对战争和欧美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风险,推动其黄金储备再上新高。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印度制造业减速制约增长
2024年二季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幅度从上一季度的7.8%放缓至6.7%。印度统计局表示,增速放缓主要是政府公共支出显著下降以及制造业明显减速所致。
二季度,印度进入全国选举,政府明显收窄公共支出力度,导致GDP增速暂时放缓。预计通胀缓解和选举季结束后,政府支出将出现回升。
印度农业经济发展较好,本季度印度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高于上一季度的1.1%。制造业约占印度GDP的17%,本季度同比增长7%,而上一季度增长8.9%,从增速来看退步明显。印度经济处于供给不足但消费旺盛状态。无论是质还是量,印度制造业的产能距离其国内的大量需求仍有差距,这也制约了印度产品出口海外的进程。
相较于其他经济体,印度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面临一些挑战,经济增长也还不够多元化。在全球投资分散、供应链加速优化的当下,印度的制造业也需要加速发展跟上步伐。
小世有感:印度经济放缓有短期因素影响,但其制造业亟待提升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同时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也将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国际民航运输市场持续复苏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近日发布报告显示,7月份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8%,总运力同比增长7.4%,载客率为86%,同比增长0.5%。其中,国际航线需求同比增长10.1%,运力同比增长10.5%,载客率为85.9%,国内航线需求同比增长4.8%,运力同比增长2.8%。有关数据印证了国际航协对于民航业稳步复苏的预期。
国际航协在之前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复苏表现好于预期,民航市场正在重新迎来发展机遇。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经济并未出现衰退,经济增速达3.1%,与长期发展前景相吻合。全球范围的低失业率以及家庭购买力增加,在推动民航业复苏中发挥出关键作用。
小世有感:总体来看,中国民航业展现出了显著的复苏迹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线,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刺激航空运输需求和稳定市场预期,以及产业链恢复与发展,民航业在客运和货运两端都将推动民航业发展力经济复苏与消费提振。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
当地时间9月12日,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决定,下调存款机制利率25个基点至3.5%;下调再融资利率60个基点至3.65%;下调边际贷款利率60个基点至3.9%。
今年6月,欧洲央行把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为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7月,欧洲央行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小世有感:欧洲央行本年内第二次宣布降息,表明欧盟先于美国提前进入降息周期。在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以及通胀回落的大背景下,欧洲央行未来或许有进一步降息刺激经济的可能。
资讯来源:央视新闻
意大利时尚业放缓,今年或跌破1000亿欧元
根据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发布的“时尚经济趋势”报告,意大利时尚行业2024年的营收将达到977亿欧元,比2023年下降3.5%,跌破1000亿欧元大关。数据显示,时尚行业的“核心”领域尤其受到影响: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皮革制品的销售额在第一季度下降了10%,第二季度下降了6.7%。
尽管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出口仍在继续推动“意大利制造”的发展。从积极的方面来看,461亿欧元的贸易顺差来自于出口的增长,比2019年同期多出140亿欧元。今年前5个月,时尚相关产品出口增长了5.1%。到2024年底,出口有望达到940亿欧元,比2023年增长5.5%。意大利国内市场则正处于最困难时期,进口下降1.4%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情况。
小世有感:意大利时尚业面临全球挑战,但凭借出口和珠宝行业的增长,其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固。政府支持与可持续发展将是意大利时尚行业能否保持韧性的关键。
资讯来源:欧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