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
德国工业出口模式面临挑战
欧元区8月通胀率降至三年新低
日本经济温和复苏
韩国8月出口,汽车、芯片“冰火两重天”
美国7月份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月率下降
印度经济增长急剧放缓
南非今年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金融制造业等贡献显著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预期升温明显
世界银行预计越南经济增长率有望达6.1%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2024年9月2日至3日,中方先后同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16位非洲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会见,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各位非方领导人围绕双边关系、论坛机制、中方重大理念倡议等作出一系列积极表态。
《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稳步上升。
小世有感: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与贸易领域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成功召开,预计将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合作关系。此举将为中非双方带来更多的投资与贸易机遇,推动双方经济增长,并实现互利共赢。
资讯来源:新华网
德国工业出口模式面临挑战
经济学家警告德国工业正面临“中国冲击”。包含德国最重要的三个行业: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行业。
中国的化工产品成本效益更高,正在夺走更加昂贵的德国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2017年至2023年,欧盟化工产品进口量从1070亿欧元增至2380亿欧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比例迅速增长。
德国第二大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中国是德国机械制造商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然而,自2018年以来,德国机械设备销往中国的价值总额一直停滞在每年190亿欧元左右,而中国机械制造商的实力却持续增长。
由于中国企业出口增加,德国工业在出口市场上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德国在全球工业设备出口中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16%下降到2023年的15.2%,而中国的份额同期从14.3%上升到22.1%。2013年德国在全球汽车出口中的份额为22.3%,但到2023年仅为20.7%,而中国的份额则从几乎为零增长到9%,其中电动汽车呈快速增长趋势。
小世有感:"中国冲击"现象对德国工业界构成了严峻挑战,凸显了全球竞争格局的转变。德国企业必须迅速调整自身以适应这一变化,从而有效应对更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
欧元区8月通胀率降至三年新低
欧盟统计局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欧元区8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2%,低于7月的2.6%,为202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2%,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2.4%,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4%,能源价格下降3.0%。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8%。从国别来看,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8月通胀率分别为2.0%、2.2%、1.3%和2.4%。
欧洲央行必须平衡两大风险:一是服务业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不宜过快降息;二是如果降息速度太慢,欧元区经济可能错过“软着陆”的机会。此外,鉴于当前的中东局势,如果能源价格反弹,欧元区通胀率也可能上升。
小世有感:欧元区通胀率的下降提供了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但服务业通胀高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仍需重视。平衡通胀控制与经济增长将是欧盟未来政策的重要挑战。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日本经济温和复苏
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7月日本失业率升至2.7%,核心CPI同比上升2.7%,连续35个月同比上升,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表明通胀持续存在。7月工业产值环比增长2.8%,但低于预期。零售销售同比增长2.6%,出口额增长10.3%。日本最新数据虽比预期略逊,但显示经济仍在温和扩张中。
今年上半年日本的外国游客累计约为1778万人次,创下上半年外国游客人次的历史新高.目前国际旅游业已成为日本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旅游收入超过半导体出口额,仅次于汽车出口额。
旅游业的繁荣和日元贬值推动了经济的短期反弹,但高物价和低消费意愿仍困扰着家庭消费。此外,企业服务价格下降、中小企业工资增长缓慢,这些都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构成挑战。
小世有感:日本经济正面临复苏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旅游业和消费的短期反弹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通胀、消费疲软和工资不均等问题或将限制经济长期涨幅。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韩国8月出口,汽车、芯片“冰火两重天”
由于芯片需求强劲,韩国8月份出口连续第11个月增长。韩国8月份出口额为5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出口上升势头由最大的出口产品半导体带动,产品出口额接近120亿美元,刷新历年8月的最高业绩。
除了半导体较去年同期激增38.8%之外,无线通信设备、电脑、船舶、石油、化学等主力产品中的7种出口也有所增加。韩国今年上半年整体出口增长率达到9.1%,成为世界十大出口国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从目的地来看,韩国对华出口增长了7.9%,达到114亿美元。韩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1.1%,至100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同是韩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汽车出口数据不佳。截至今年8月,汽车出口额为474亿美元,仍停留在去年同期水平。特别是最近连续3个月呈负增长趋势。7月份,韩国汽车出口同比下降9.1%。
小世有感:韩国8月出口强劲增长,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表明其在全球科技市场的竞争力稳固。但汽车出口表现欠佳。如何保持半导体优势并提升汽车出口将是韩国贸易未来的攻坚方向。
资讯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7月份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月率下降
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也就是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月率出现下降,而6月份该数据向下修正。数据显示,7月份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月率下降0.1%,低于市场预期保持不变。6月份该数据从增长0.9%下修为增长0.5%。美国7月份耐用品订单整体增长9.9%,扭转了6月份的下降趋势。其中,国防飞机订单大增12.9%。
有分析认为,耐用品订单整体增长可能会促使美联储维持或提高利率以避免经济过热,但如果增长是暂时的或伴随其他放缓迹象,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小世有感:美国7月核心资本订单量环比下降,表明7月开始美国企业设备支出呈衰减态势。伴随着耐用品订单增长趋势下行,美国未来经济增速或将放缓。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印度经济增长急剧放缓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8月30日报道,印度本财年第一财季(2024年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率低于各种预期,印度央行的预测值为7.1%。这表明,印度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事实上,这是印度15个月来最低的季度增长率。上一财季的增长率为7.8%。
专家们指出,这种放缓的主要原因是5月至6月的马拉松式大选,另一个原因是同期席卷印度北部的强烈热浪。
小世有感:作为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印度经济此前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带来的挑战,印度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尚需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南非今年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金融制造业等贡献显著
南非统计局3日公布最新一期该国经济数据,南非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增长0.4%。被媒体称为,一改一季度经济零增长的颓势。金融、制造业、贸易以及电力、天然气和供水行业,在第二季度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制造业在第一季度出现萎缩后在第二季度也有所增长,汽车和食品生产在第二季度增长1.1%。建筑业在经历过去一年的全面收缩后在二季度也出现一定增长,第二季度增幅达0.5%。
作为南非支柱产业之一的采矿业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滑,铁矿石、煤炭、钻石和黄金的产量均出现下降。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的萎缩幅度也达到2%以上。
小世有感:南非经济在第二季度的复苏得益于电力供应限制的缓解以及政治局势的稳定。确保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以及推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将是南非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预期升温明显
9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97个基点,报7.1027,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1124。七八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连续上涨了2.86%,这在相当程度上缘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份降息的带动,刺激市场结汇盘松动。
随着美国通胀连续保持回落,而美国劳动力市场增长动力减弱,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开启降息周期以支持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由此,美元在充分定价下持续回落,美元指数由上半年末的105.8点左右持续下降至目前的100.5点左右。
美元走软促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预期走高,跨境资金有大量回流空间。由于美元走弱将影响海外投资回报率和国际资本动向,许多机构预测将会有大量资金向中国市场回流,支持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小世有感:美国降息预期持续提升,未来投资美元的回报率可能会降低。这一预期牵动大量资本提前布局回流中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涨。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世界银行预计越南经济增长率有望达6.1%
世界银行发布的《资本市场再创新高》报告显示,由于制成品出口、旅游业、消费和投资的复苏,2024年越南经济增长率有望达6.1%,2025年和2026年有望达6.5%。世行建议,为保持从现在到年底以及未来几年的增长势头,越南主管部门应继续推进制度改革,促进公共投资,同时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推进贸易市场多元化,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公共投资拨付,继续提振经济;鼓励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小世有感: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越南经济呈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作为与中国接壤的新兴经济体,越南的经济增长预期或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